这几天由于疫情的影响,不管国外还是国内,股市都出现了暴跌,美国、香港、意大利都陆续进入了技术性熊市,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更是经历了两次“熔断”(美股跌幅超过7%就会出现熔断),89岁的股神巴菲特更是直呼,活久见!
市场出现大跌,很多持有股票基金的朋友,预期收益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,持有的基金到底要不要赎回?
在这里大财师兄想问大家一个问题:你觉得上涨到最高的时候风险最大,还是跌到最低的时候购买返现最大?
大家肯定会说:涨的时候风险肯定小啊,赚钱谁都开心,跌的时候不就是因为风险太大了才跌的吗?
实际上,你购买的任何理财产品,风险是一直存在的,当你购买的基金价格越高的时候风险也被抬到越高。
后面你获取的每一分预期收益都是带着很大的风险的,只是这些风险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,不容易被发现,只有到价格开始转头下跌的时候,你才能感觉到。
你感受到的损失并不是此时的风险造成的,而是以前价格堆高的风险。 同样,当市场悲观情绪到极致的时候,体现是就是价格快速下跌,而这损失是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,但是当价格越低的时候,其实风险也降下来了。
当然这时候很多人被打趴下了疯狂割肉止损,其实是在为以前的风险买单,现在的极低的价格风险反而没有那么大,聪明的人会在这时候捡起这些带血的筹码,等待机会快速上涨。
所以大财师兄的结论就是:不要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赎回基金,因为即使你赎回了,你依然还要为以前的风险买单,但是你却错失了上涨的机会。
否极泰来,峰回路转,在股市中时常见到,还不如把亏了的钱当不做风险管理的学费,把握此时的机会。
常言道:股市“七亏二平一赚”,股市赚钱的只有少部分人,那10%的人的做法和90%的人是不同的。
所以不管在股市,还是在基金市场,除了要审时度势,还要树立风险意识,学会逆向思维,追涨杀跌显然不可取。
另外,根据基金分类来看此类问题,如果你投资的是被动指数基金,可以用定投策略来作为长期投资的工具;
但如果你投资的是主动管理型基金,基金经理会自主根据市场环境做仓位调整,每一次下跌,对于他们可能都是一次布局机会。
如果不信任他们的择时选股、资产配置等投资能力,那当初为什么要买他的基金呢?
所以,面对市场突发的风险,如果你没有短期用钱的压力,不妨做一个有耐心的人,甚至可以在市场出现非理性回调时,适当逆向布局。
根据研究表明,实际上大部分人基金亏损的原因并非来自市场,而是来自自己错误的交易行为,以及不成熟的交易心理。
那么在投资的过程中有哪些基金赎回的误区呢?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:
误区一:亏了就马上卖 市场震荡就割肉止损
很多投资者发现市场如果处于持续下跌的情形时就很容易慌不择路,十分着急的将基金进行赎回,而从来不认真分析市场的整体趋势。
市场预测本身就具有较大难度,哪怕是像巴菲特这样的国际投资界大佬也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,更何况是普通投资者。
尤其是对于股票类基金而言,频繁的买卖很容易错失投资机会,还会增加交易成本,得不偿失。
投资者应该做的并不是着急的进行基金赎回,而是应该对低位震荡、基金净值的短期波动等理性对待。
误区二:小有盈利即刻赎回
遇到市场趋势从跌转升的情况,不少基金投资者看到市场行情逐步回升,经历长期套牢小有盈利就走,很可能会错过后面更好的机会,或者因自身成功解套、小有盈利,便迫不及待的进行基金赎回。
遇到这样的情况,基民要做的不是急于赎回基金套现,而是能够坚定信念,去迎接更丰厚的利润。
误区三:涨幅太小频繁转换
遇到自己购买的基金短期涨幅不如别的基金的情况时,很多基民便想着尽快赎回基金,转向投资其他种类。
实际情况是,不论是在反弹行情还是在牛市里,不同的基金一般都是轮番上涨,所以短期业绩出现差别也十分正常。部分基金短期落后,也实属正常,比如16、17、18年里成长股基金都表现一般,但是19年到20年,就十分突出。
投资者不应该以此来作为基金赎回的依据,频繁的转换投资很可能得不偿失,既增加了投资成本,还可能错过相关的上涨机会。
误区四:深陷“处置效应”
很多投资者都有一个误区:“更愿意将获利较大的基金择机赎回,亏损较大的暂时持有”。
其实这与股民炒股时的“处置效应”一致,因为当人们处于亏损状态时,会不甘心就这样亏钱,相反更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赌一把。
而实际上那些为你赚了钱的基金,可能是只好基金,值得长期持有;而那些亏损的基金,可以再查看一下近几年的表现情况、基金经理变动情况,再考虑赎回。
比如基金经理发生变更、或者基金公司投研团队核心人物离职等,这些情况也可以考虑赎回手中的基金。
最后插播广告一条
基金投资入门课
☞☞☞加入 爆款基金实战课,学习计划 >>